第二單元

那一個優勢媒材在講話

一般而言,一個文本中可能有許多媒材共在。但只會有一個「優勢媒材」在起主導作用。或許是文字,或許是影像,或許是聲音,或許是「互動」。只有一個!



優勢媒材

優勢媒材就是主導媒材。主導媒材會建構起文本整體意義,所以往往是文本表達過程的「被」注意力之所在。

其他的媒材則是扮演著「輔助」之作用,用現象學的術語是「充實作用」。是「輔助媒材」。讓「主導媒材」可以被充實地而可以更豐富、更完整的,讓整體故事(文本)被讀者感受出來。

所以,在「寫作」之前,先想想,「主導媒材」應是那一個,而其他媒材如何地去做好充實作用。


資料來源:Real Music的CD封面。

你覺得上圖是優勢「媒材」是什麼呢?是文字或是圖像呢?為什麼?

【老師試答】:
這圖的優勢媒材是「文字」,而不是「圖像」。

看起來,好像圖像的面積更多,但這文本所要指出的意義是「鋼琴聲」,這才是文本的重點。所以是文字是優勢媒材。

圖像是「輔助作用」。輔助你去「想像」文字中的「綠」是什麼樣的綠法。所以是輔助媒材,扮演「充實作用」。

就構圖布局而言,所以,文字明顯的「壓在」圖像上。這文字還有清楚的「陰影效果」,這讓文字有立體感,也就有客觀化的主體性。亦即,以一種獨立姿態的主體性壓在圖像上。

讓你看得出,文字才是老大。文化所帶出的意義,才是主題。



如何去思考優勢媒材的使用

首先,在「寫作之前」,你要先搞清楚,你的主要的想法是什麼?到底你想要讀者看到的「主題」是什麼?再來,手上可以有多少「媒材」?你有足夠的媒材可以來充當「表達主題」的媒材嗎?

▍一定要先搞清楚你的主題

主題,即文本中主要的想被表達出的意義是什麼?你要下個決定去找出來。有了主題,你才能往下決定「那一種媒才」最適合去表現主題。

例如,如果你的「主題」是一種抽象的觀念,那麼「文字」就比「圖像」是更適合的媒材。

 
資料來源:(左)王淮(1969)。《老子探義》。台北市:臺灣商務印書館。封面頁。(右)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,DM。

想表達「哲學觀念」這一主題,除了用「文字媒材」之外,大概你很少有其他選擇。

▍運用輔助媒材來充實你的主題

想表達「流浪貓」,這種具像的對象物,那麼,圖像是一種更好的選擇,更有感染力。所以是「優勢媒材」。而「協會」則是次要的表達主題,所以「被縮小」放在右下方。

這一DM文本中,「協會」是一定要進去文本中的觀念或意義,但這是整體而言,是文本的「次重要」的意義項目。主要項目是「流浪貓」。次要的,不能搶了主要的之風采。所以我們說是充實作用。

一般而言,主導媒材往往是著目的焦點。但是,「輔助充材」的充實,才能讓文本的意義「完整」。完整的文本意義是更重要的,但更難做得好。輔助媒材的「重要性」往往被低估。


資料來源:小米手機產品盒封面。

圖像是主導媒材,這很清楚,很表現的很好。但如果沒有文字這輔助媒材去指明品牌,產品的意義完整度就有缺了。這一缺,有時是嚴重的。

做久了之後,你往往會更重視「輔助媒材」,因為那有「畫龍點睛」之效。



影音文本中的優勢媒材之使用

影音文本中,同樣的,也存在著「主導媒材」之作用,這樣的文本意義呈現模式。

在數位影音文本中,尤其是網路上呈現的影音文本,各種不同性質的媒材,例如文字、動畫、特效等等,都有了更大的表現空間。

「攝影畫面圖像」,不再具有那麼絕對性的主導優勢。至少,不像「傳統」電影那樣,攝影畫面是意義被展現出來的第一要素。

例如,許多「影音」文本中,文字其實是優勢媒材,再輔以「圖示圖畫」。傳統影音文本中的「攝影圖像」,反而不見了。事實上,在網路影音文本中,「攝影圖像」正在失去其傳統的宰勢性。

⊕ 滑鼠移入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LNmoFGrAZY

如果,我們再來對比那種傳統風格的以「攝影圖像」為主導性優勢媒材的影音作品,相件,那對比感就會很強烈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G5108crMKM

就目前為止,我們大概可以如下的為影音作品中的「主導性媒材」劃分出四種:攝影圖像、圖示圖像、文字、聲音。

這只是教學方便上的分類。事實上,可以有著更細的分類之可能性。但我們目前就以前述中的四種媒材來分析和闡釋。

這四種分類的提出,是要你在觀看和分析影音作品時,心中一定要牢記:
  1. 那一種媒材是主導性媒材?
  2. 主導性媒材要如何來使用於是可以傳達出作品的意圖性意義?
  3. 輔助性媒材是如何的被運作,可以更好的地充實出作品意義的完整性表達?

你認為下列的「影音作品」的主導性媒材是什麼呢?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HZ-FOnEL0I

【作業】:請找出一部影音作品,並指出作品中的「優勢媒材」是那一種?為什麼?你如何來論述說明?

【老師提示】:
你大概會問?如何去找出或判斷出一作品中的「主導性媒材」呢?

你找看看,如果「只使用某一媒材」就大概可以明白整體文本中要表達的意義,那個就是「主導性媒材」。

只看或聽或使用「主導性媒材」,你應可以大致了解文本的企圖,雖然未必「非常清楚明白」,但一定有某種程度的「整體性了解」。

而那種「可能不是很清楚」的部分,恰恰就是「輔助性媒材」所要使之完整的,是我們使用輔助性媒材的判斷標準,以及使用的目的。

以上例而言,其實你如果只「聽」敘述者的「講話內容」,就大致可以了解這作品的企圖性意義。相反的,如果你「只看」攝影圖像或圖示圖像,你未必能有清楚的作品完整體的了解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gMNqBNeFyI&list=RDCMUCfYW5GXBXueSO5p9bxD45qg&start_radio=1&rv=SgMNqBNeFyI&t=60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Jz5GmWglNk